close
輔仁大學

最近一則新聞讓我有感而發。

吳清基:免試讀大鼓勵終身學習 (標題即文章連結)

讀完報導之後,決定上書政府單位,希望能表達身為一個高學歷份子的立場,反對因為一時政策利益,而讓我們在未來得付出更慘痛的代價。於是我寫了一封信,分別投書「教育部」及「總統府」,我相信政府單位能夠重新省思和評估,才能真正完成所謂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的教育大計。

以下是信件內容。



吳部長 鈞鑒:

敬啟者

關於終身學習一概念,已經在台灣推行有年,不管是報章雜誌、書籍資料,甚至是教科書中,都曾經鼓勵離開學校之後,修習學術以外的課程;同時,地方上也利用晚間及週末,於各級學校成立社區大學,提供民眾進修,藉以使之能有擴展視野之機會。

但是免試讀大學一事,茲事體大,一旦實行必然引起眾多知識份子之震怒。

我大學畢業將滿兩年,畢業於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;完成義務教育之後,於國三那年與許多同儕發憤苦讀,夙夜匪懈,才得入學高中,又經過三年刻苦求學,咨咨矻矻地努力之下,經歷高中學測及大學指考,約莫一千多個日子的奮鬥之後,考取國內私立名校輔仁大學。這樣的例子在我的身邊層出不窮,不計其數,每天刻苦求學,死命讀書,每日應付寫不完的考卷,還有讀不完的各科及各版本教科書(龍騰、遠東、南一及各版本參考書和補充教材),青春年華,全都耗盡心神在書堆中,部長及分別在各級國家單位服務的人們,在我們之中,誰不是這樣長大?

我們都知道,我們的努力,乃是為了能夠進入知識殿堂,培養獨樹一格的「專業」及開闊的「眼界」,進而提升社會及文化的層次;我們得先經歷多少日子的千錘百鍊,才能夠稍微有一點機會,進而到社會上奉獻所學,發揮專才,替人類及社會盡心力。古今多少知識份子都是如此努力,想必我們也有這樣的自覺。

然而大學的定義:是指綜合性的提供「教學」和「研究條件」和「授權頒發學位」的『高等教育』機構。而在古代,不論是希臘或中國,「大學」都被賦予培養講求思考、論辯和鑑賞能力的人才的責任,知識份子的搖籃;看看近代中國及日據後期的台灣,有多少推行改革運動的,都是大學以上等級,才有資格同時向當時高壓政府發言,也能領導群眾,才能進而推動時代的巨輪,得到今日民主遍地開花的結果;以古鑑今,在高等教育領域中,培養及拔擢各式各樣人才這是何等大事!

看看知識份子肩上的責任多麼沈重,看看現在政策都在做什麼,部長您也是讀書人,您有沒有想過?

先前「廣設大專院校」已經是個錯誤的政策,難道部長要繼續「延續錯誤政策」,讓高等教育千百年所立下的威信,毀於您手上於一旦,留下一世臭名,貽笑萬年?

坦白說,今日台灣的大學數量過剩,學術品質堪憂,甚至可以說已經是世風日下;每個街上的人都是大學生,但是傳統大學的名譽被玷污,劣質大學卻可以和我們平起平坐;他們招收學生和傳統大學生的品行、智慧和能力參差不齊差異過大,諸如此類的問題,早就已浮上檯面,逐漸變成台灣學位氾濫,畢業生能力低落、學術成果品質不佳等等嚴重問題;然而世界的運行一向是「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」,如果師範體系的學院都已經改制,甚至是與他校整併後廢除(嘉師、花師等)為何不能壯士斷腕,透過更嚴格的評鑑,把惡質大學快速殲滅,不再讓學生家長浪費時間及資源,而要變相的鼓勵爛大學招收「專業人士」,讓大學殿堂成家裡「灶腳」,這也是眾多知識份子最為光火的一件事。

如果那些不曾學過文言文、矩陣機率,英文報章雜誌,一點都不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及地理知識,還有為進入科學研究的各式原理和公式的人,也能夠跟我們一起進入大學,甚至還免費大放送,不用經過考試,對我們這些真正經過嚴格教育訓練及培養的大學、碩士或博士之人,未免太不公平,這個政策一旦執行,就像否定我在義務教育及之後高中大學的一切努力,我會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應該唸書,甚至不應該識字。

我將身為知識份子的身份而難過,在這邊沈痛的表達我,及身邊周遭年輕人的感受,離開學校之後我們無一人過好日子,大環境的惡劣一直我們無所適從,全都活在迷惘及生存壓力之中,如今這項政策又讓我們覺得腹背受敵;但是在這裡,台灣是我們的家,只能在此用深刻和沈重的心情書信於貴部,希望這封陳情信能表達年輕人為社會國家進步發展的心意,期望能上達天聽。

敬請 鈞安

XXX 中華民國100年三月8日12:30

謹上

*同文投遞總統信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